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普通会员第1年

题米科技有限公司  

题米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15985818010
搜索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黄锦辉
  • 电话:15985818010
  • 手机:15985818010
  • QQ:1358896562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更多 公司推荐
友情链接
快采购网 > 题米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新闻 > 工业级3D打印从"备选项"变"刚需",厦漳企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公司新闻
工业级3D打印从"备选项"变"刚需",厦漳企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2025-09-19IP属地 福建厦门8

工业级3D打印设备的投入从数十万到数百万元不等,在厦门和漳州的多家制造企业看来,这项投资正展现出可观的回报价值。

"以往,陶瓷工厂主要将3D打印用于样品制作或小批量定制,如今,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将其应用于规模化生产。"厦门智创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卢乐成表示,3D打印无需开模、快速成型的特点正在重塑传统生产流程。

以一个10厘米左右的陶瓷装饰品为例,仅需15分钟就能完成陶坯打印,相较传统工艺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今年以来,该企业的3D混凝土打印机订单量稳步上升,上海、杭州等地的客户相继下单。

01 工业级3D打印成为制造业刚需

2025年上半年,中国3D打印设备产量实现可观增长,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工业级3D打印正在从制造业企业的"备选项"转变为"刚需"。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一转变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工业级3D打印设备技术持续进步,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增强;政策支持为工业级3D打印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制造业企业将3D打印作为转型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产品研发、小批量定制、复杂结构件制造等方面,对工业级3D打印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增材制造行业专家李方正表示。

02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进展

航空航天领域作为工业级3D应用的先行领域,已实现规模化应用。某金属3D打印厂商透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工业级3D打印产品产量增长明显。其中,航空航天大型复杂部件产值同比增幅显著"。

工业级3D打印设备正在帮助制造业企业生产出更加轻量化且强度更高的零部件。以航空航天复杂零部件为例,通过3D打印设备制造的零部件,在减轻重量的同时提升了性能。

03 厦漳企业降本增效实例

在厦门和漳州,多家企业已经通过工业级3D打印技术实现了明显的降本增效。

漳州某工厂在推进某型推力室组件的研发中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通过高精度打印与拓扑优化相结合,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减轻构件重量,并减少了后续机加工及焊接环节。实际运行数据显示,该工厂成功实现单位零件成本明显降低,同时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厦门一家企业借助金属3D打印工艺,优化了火箭发动机部件的一体化成型过程,不仅节省了大量原材料,还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了制造效率。该企业实现了火箭发动机部件制造成本的有效控制。

厦门汉印股份有限公司则将目光投向3D金属打印领域。该公司自主研发的SLM(选择性激光熔融)金属打印设备和LCD光固化设备,将在某知名鞋企落地,应用于鞋模的快速开发与批量制作。

04 技术演进与应用拓展

工业级3D打印设备的技术进步是应用普及的关键推动力。鞋模厂家对金属3D打印鞋模设备成型效率要求提高,促使设备厂商加速升级,主流设备正在向多激光设备迭代,成型效率不断提升。

增材制造技术专家刘斌表示:"以多激光金属3D打印设备及系统为例,其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并且对于某些零件生产制造效率的提升超过40%,有效解决传统工艺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工业级3D打印在健康领域需求稳步增长;汽车热管理和消费电子作为新兴应用领域正在快速发展,散热器、手机组件等精密结构件开始批量应用。

05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政策支持为工业级3D打印领域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2月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明确鼓励发展增材制造装备和专用材料。

2025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绿色制造技术落地,强化产业扩张动能。

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工业级3D打印领域发展成果明显。我国激光选区熔化、电弧增材制造等3D打印核心技术持续成熟,工业级3D打印设备成本逐步下降,为民用领域规模化应用3D打印技术奠定重要基础。

06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和应用场景的扩展,金属增材制造有望在航天、能源、重型机械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柔性化加速转型。

李方正表示,工业级3D打印设备在航空航天领域优势稳固、增长明显,在消费电子领域发展迅速,在定制运动鞋、眼镜等个性化民用消费品市场具有广阔前景。

中国3D打印大型设备出口占比稳步提高,正在加速走向全球。未来1至2年,中国3D打印产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厦门智创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卢乐成正带领团队研发一款车载机械臂式混凝土3D打印机:"以往必须把设备运到现场再组装,流程复杂。未来我们只需把车直接开进工地,下车就能打印墙体,轻巧、高效,真正实现'移动建造'。"

在航空航天、健康领域、汽车制造及模具行业,3D打印技术正逐步从原型制作向直接制造部件过渡。随着材料科学的突破、3D打印技术成熟度提升带动成本降低,以及市场认知度的提高,国内3D打印将更广泛渗透至各行各业,成


老板推荐
在线客服

联系人:黄锦辉
15985818010
15985818010

客服二维码

扫一扫,微信联系

VX: